消失的另一半
2020年歐巴馬最愛小說之一,「紐約時報」年度十大好書,並以新穎的方式在非裔小說界重現種族問題

- Wendy Lai
- 1 min read

Outline
情節橫跨近半世紀,從種族政策依然森嚴的1940年代,寫到種族意識逐漸抬頭的1990年代,場景也從虛構的貧窮鄉間小鎮,轉移至富裕的中上階級白人社區。故事圍繞著一對黑人雙胞胎姐妹史黛拉(Stella)和迪莎芮(Desiree)展開,兩人出生於虛構的小鎮馬拉德(Mallard),特別的是,這裡的居民都是膚色較淡的黑人,他們「永遠不會被視為白人,但也拒絕遭受黑鬼的待遇」,因而他們透過近親婚配,確保下一代的膚色如同「經過牛奶均勻稀釋的咖啡」。兩姊妹的父親膚色便是「這麼的淡,淡到在寒冷的早晨,她能翻起他的手臂看見藍色的血管」。不過,即使膚色較淡,依然無法改變身為黑人的事實,姐妹倆的父親仍是遭到白人種族主義者處以私刑而死,寡母只好到富裕的白人家庭幫傭,辛苦拉拔兩姊妹長大。
童年目睹的悲劇對兩姐妹帶來深刻影響,她們在青少年時期決定逃離小鎮,前往臨近的大都市紐奧良發展,個性迥異的兩人也從此分道揚鑣,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。樂觀勇敢的迪莎芮嫁給了「她能找到膚色最深的男人」,並搬到華盛頓特區,14年後卻又帶著脖子上的瘀傷以及年幼的女兒裘蒂(Jude)回到家鄉。文靜順從的史黛拉則試圖進入美國主流白人社會,嫁給白人老闆,住在富裕社區,表面上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,暗地裡卻必須努力偽裝,以免自己的真實黑人身分穿幫。
另一條故事線,則描述姐妹倆的下一代,在命運的牽引下相遇了。裘蒂長大成人後,來到洛杉磯念大學,因緣際會在宴會上結識表妹──從小生長在富裕家庭、懷抱著演員夢的肯妮迪(Kennedy),進而拼湊出兩人母親的身世。當時,兩人正深陷在各自的感情關係中,裘蒂的跨性別男友芮斯(Reese),本名泰芮絲(Therese),正在存錢打算進行變性手術,這件事也讓裘蒂回頭思考自己不深不淺的膚色,到底寓意了什麼;肯妮迪則是發現,「愛上一個黑人只會讓她覺得自己愈來愈白」……
這些角色背後共同的母題是:「身分轉換」究竟會如何影響一個人?
例如,史黛拉試圖假裝自己是白人,也獲得實質的好處(金錢、地位、人身安全),但也無形間付出許多代價──書名《消失的另一半》不僅指史黛拉失去曾經和她最親近的雙胞胎姐妹迪莎芮,也失去了心中那些令她完整的另一半事物。她無法跟心愛的人傾訴心裡的祕密,甚至反倒助長了當初壓迫她的力量,像是當社區傳出有黑人要搬進來時,史黛拉選擇和白人站在同一陣線,反對黑人遷入。
Thoughts
當我們不斷的將世俗的價值觀及框架加諸於自己身上時,不屬於本身身分認同的枷鎖就如同演員的戲服般,儘管再怎麼不合身,也只能緊咬牙關的堅持下去
畢竟華服落下,或是過去的總總一旦穿透了編織好的保護網,這些年的努力就都將付諸流水。潛藏在名片頭銜背後的,或許是個還沒成長茁壯的男孩或女孩,既渴求他人的關注,讚美及認同,又無法自在放下過往瘡疤的現代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