侍酒之人:那些葡萄酒宅神教我的事
比昂卡.波斯比,原為科技類執行編輯,但為了一窺侍酒師這個行業,辭掉了記者的工作,踏上了追求味覺和嗅覺等感官極度開發的道路

- Wendy Lai
- 1 min read

旅法的日子裡,一直耳聞波爾多和勃根地等各種紅酒產區,新酒的採收在巴黎也是個令人振奮的日子。只可惜一直對這高單價的發酵葡萄汁沒有涉略,直到這本書開啟了一個契機。作者本身起初也是與葡萄酒產業毫無相關,跟絕大多數的人有著相同的先天條件,卻憑著一股研究的最高境界,在短暫的一年內,從門外漢晉升成通過證照考試的專業侍酒師,更得以在紐約的風土酒吧以酒會友
書中,作者從餐酒館中最底層的酒窖老鼠開始做起,並不斷的參與各種盲飲會,企圖從外打入這個圈子。在不斷的宿醉中,作者終於有機會認識了一群葡萄酒阿宅,更以科學的方式企圖驗證盲飲這個技術環節,是否是基因上造就出超級感官亦或是後天經過訓練培養而成的。為了縮短感官記憶各類氣味的時間,作者更拜訪了聞香師和以嗅覺及味覺為研究主軸的研討會,嘗試著以系統性的方式訓練盲飲的技巧。
除此之外,作者對於葡萄酒的品質好壞也有相當程度的質疑。葡萄酒阿宅定義的好壞,科學實驗透過心理因素讓實驗對象無法辨別好壞,都讓作者更迫切想知道是否存在科學可以驗證的好與壞。然而,最終所得到的答案是:只要能讓人一杯接著一杯的喝,就是好酒
如何擁有跟侍酒師一樣的大腦呢?
先累積感官記憶。什麼都聞並加上文字,可以是注意到任何氣味都把他說出來,也可以是一邊品嚐一邊尋找模式。
掌握對結構的認識:用口水判斷酸度,用灼熱感判斷酒精濃度,用乾燥口感判斷單寧,用持續的時間長短判斷尾韻,用濃郁的柔和度判斷甜度,用重量判斷酒體。
每個人都有能力找到品味葡萄酒裡的靈魂,前提是願意去尋找。感受葡萄酒與釋放感官就從專注開始,還有熱情灌注自己